// 国政法大学《直销经营与监管创新发展研究》课题组负责人孙选中教授,从法商角度解读直销合规经营的关键要点。会上,孙选中教授在《直销本质的法商思考和坚守之道》分享中,亦谈到了推动直销两个条例的修订,要从本质上来重新认识。“良法可以使坏人变成好人,如果是恶法,有可能把好人变成坏人。这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。”
孙选中教授讲到,“直销企业很多经营模式都不能完全符合《直销管理条例》,为什么?按规则做的都违规了,它抛给我们一个问题去思考:到底是企业有问题,还是规则有问题?”如果一种规则是少数人投机违规,我们说少数人有问题,如果一种规则所针对的行为人都普遍有可能违规,就要重新思考,所以,才有了孙选中教授教授提到的:推动两个条例的修订,要从本质上来重新认识。从2023年8月15日,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开展《直销管理条例》修订立法调研。这是监管部门首次关于推进《直销管理条例》修订的正式发声;到今年5月,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《国务院2024年度立法工作计划》的通知。直销管理条例、禁止传销条例被明确列入“预备修订”范畴;再到刚刚在10月份举行的2024年直销监管与执法国际研讨会,每一个时间节点都被行业关注,都在推进着直销修法的进程。
直销修法,孙选中教授认为在法商角度看,并不复杂,就是不要脱离直销的本质,要回到经济活动本身!经济活动本身很简单,就是生产、流通、消费。我们最早认识直销是因为它改变了流通方式,直销的竞争力和优势的产生是改变流通方式而产生的。未来的直销一定是走向网群化的方式,修法要承认这种未来的走势。此前孙选中教授也多次谈到,如果规则不调整就无法发挥效用,甚至会被滥用,导致被所谓的“传销”欺骗。他表示:“此前的条例还局限于单纯的人员直销管理,逐渐显露出与现实脱轨的情况。我国条例还局限在单层次直销,未与国际通行的多层次直销相接轨,直销是一种经济规律,可根据规律变化和实际国情,对其做出适度调整,并做好相应监管。”在国际上直销行业的经验可以看到,商德文化其实是这个行业的经营之道。
当然这里建立在三个要素之上:真实的信息披露、诚信的履约行为、共识的价值观。这是三个关键环节。如果我们把直销再简单归纳,它就是一定要有价值的产品,才有消费者,你要有共赢模式,就有销售者,你要有商德文化,才能建立起庞大的直销价值网络。而这些每一个点,我们对比一下传销,传销都没有,所以真正的直销是要把这些事情做好,围绕直销的经营之道,来构建直销行业持续发展的大的网群。